当前位置:首页 > 词条/百科 > 同里镇
同里镇

同里镇

退思园同里珍珠塔园同里古镇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始建于宋代,截至2015年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水乡文化古镇。

同里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距苏州市市区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 。同里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49座桥连接,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1982年成为江苏省最早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1998年水乡古镇和退思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2018年10月9日,同里镇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100名。 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乡镇)。

2019年10月,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22年1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同里镇为2021年度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1年10月,同里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10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同里镇榜上有名。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同里镇上榜。

2013年11月,同里镇入选为第一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

2012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同里镇为2011年国家园林城镇。

2011年12月,同里镇上榜第三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10年3月,同里镇入选第一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2004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同里镇第三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2003年10月,同里镇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同里退思园

退思园,俗称任家花园,新填街234号位于同里镇古镇区,东连丽则女学,南与退思小广场、明清街相望,西邻退思广场及古戏台,北靠南濠弄。退思园为世界文化遗产,该园建筑布局,呈自西向东横向布局,即西

同里三桥

太平桥、吉利桥、长庆桥三座桥统称三桥,是同里的桥中之宝,分别建于明、清两代。沿河青石驳岸,岸边和欢、女贞临波倒映,两岸筑有花石栏。河中船来船去、桥上人来人往,是同里古镇一道独特的风景。太平桥

同里珍珠塔园

珍珠塔园位于吴江同里镇,即明代嘉靖年间南京河南道监察御史陈王道的府第。陈府因“珍珠塔”故事在江南家喻户晓,新修复的珍珠塔园,由仪门、轿厅、宏略堂、堂楼(陈翠娥小姐绣楼)、书楼、花厅(玉兰堂)

松石悟园

松石悟园,简称“悟园”,即“同里镇松屏石展馆”所在地,古镇区石皮弄中,毗邻吉利、太平、长庆三桥,与珍珠塔景区一墙之隔,由富观桥南行百步即抵。全园占地1600平方米,园内草木茂盛,竹影摇曳,水

同里耕乐堂

耕乐堂,位于西柳圩,陆家埭中段,朝东面河,系明代处士朱祥所建,由时任南京国子监学正里人莫旦撰文作记。朱祥,字廷瑞,号耕乐。堂名取其号。朱祥曾因协助江苏巡抚周文襄公,修建宝带桥有功,授予他官职

嘉荫堂

嘉荫堂正门位于尤家弄中段,北门为长庆桥南堍,为柳炳南住宅。柳炳南祖上在北厍有一座宅第,名“绿荫堂”,民国8年(1919年)一场大火把“绿荫堂”化为一片废墟。民国11年柳炳南花白银二万两,购地

同里镇特产与美食同里状元蹄

同里状元蹄是苏州同里一道特色名菜。状元蹄堪称吴江特产中的“领军人物”。信步同里这个举世闻名的江南古镇,在摇曳着“明清街”杏黄旗的巷子里,我们在尽情领略状元蹄那一片红的同时,不经意间已经置身于状元蹄那一

麦芽塌饼

麦芽塌饼是苏州同里古镇上一种传统的苏式茶点,它是心灵手巧的乡村主妇们个个都会做的一种乡土点心。晨起时,同里人喜欢用麦芽塌饼做早点,在田里忙得腹中空空时,麦芽塌饼又成了人们垫饥的好干粮,而摆起场面吃“阿

闽饼

闵饼又名头饼,是苏州同里闵家湾“本堂斋” 特产,颇负盛名的传统糕点,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其制作仅闵氏一家,世传其业,故称“闵饼”。闵饼原是江南农家自制的普通小吃食品,距今至少有五百多年历史。同里闵饼的配

同里闵饼

闵饼原是江南农家自制的普通小吃食品,距今至少有500多年历史。同里闵饼的配料与制作方法有独到之处,其色黛青墨绿,光亮细洁,入品清香,嚼之甜而不腻。购之半月多,风味依然不变。制作时先将闵草(学名苎麻,又

同里镇民俗文化同里阿婆茶文化习俗

同里阿婆茶又称“吃菜茶”、“吃讲茶”,它历史悠久,是在农村邻里之间、尤其是老年妇女定期聚会喝茶,谈论家事,交流社会动态、了解时事信息等行为习惯的基础上而自然形成的生活习俗。上世纪30年代,同里的各种茶

同里走三桥习俗

同里走三桥习俗中的“三桥”是指鼎足而立、相距不足50米、静卧同里古镇区的三座古石桥: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它们是古镇同里的桥中之宝,小巧玲珑,端庄雅致,而又古朴稚拙,凝重沧桑,如三尊精美的石雕,跨三

同里镇名人

陈去病

陈去病(1874—1933),中国近代诗人,南社创始人之一。江苏吴江同里人。因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毅然易名“去病”。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宣传革命不遗余力。在推翻满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讨

计成

计成(1582~?),明代园林建筑家,字无否,自号无否道人,吴江(今属江苏)人,后定居京口。青年时代,以绘画著名,师法荆浩、关同笔意。后遍游燕楚(今河北、湖北一带),中岁归吴,因爱京口山水,遂定居。受

叶茵

叶茵(1199~?)(生年据《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齿逾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萧闲自放,不慕荣利,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

金松岑

金松岑(1873~1947),原名懋基,又名天翮、天羽,号壮游、鹤望,自署天放楼主人,笔名麒麟、爱自由者、金一等。吴江县(今吴江市)同里镇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1873年6月15日)。学者

朱鹤龄

朱鹤龄(1601-1683),著有《愚庵诗文集》、《松陵文集》、《杜工部集辑注》、《寒山集》、《春秋集说》。还有经书注疏和儒家理学研究成果《易广议略》,研究汉学、宋学成果《尚书埤传》。此外,与本邑陈启

何源

何源(1368--1453)。同里镇人,初名德源,字幼澄。明洪武乙亥年(1395年)中贡入太学。丙子年(1396)举乡试第七,会试中乙榜第一。授山东德州学正,能以师道自任,于是,德州始有取科第者。同时

陈王道

陈王道(1526~1576年)字孟甫,一字敬所,号浩庵,明代江苏吴江人,官至南京监察御史。嘉靖己亥年(1539年)为诸生。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范应期榜三甲四十三名进士。初授浙江鄞县知县,后

总得票

同里镇指数信息
  • 所在地:中国->江苏->苏州->吴江区
  • 区划代码:2147483647
  • 区划代码前6位:320584
  • 邮政编码:215000
  • 行政区类别:
  • 电话区号:0512
  • 车牌代码:苏E
同里镇参与的榜单
榜单名 总票数 排名
榜单名 总票数 排名
点击展开更多同里镇参与的榜单
相关百科
  • 没有相关数据
热投榜单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