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词条/百科 > 西天尾镇
西天尾镇

西天尾镇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西天尾镇榜上有名。

2014年7月,西天尾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1年12月,西天尾镇上榜第三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05年10月,西天尾镇上榜第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04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西天尾镇第三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西天尾镇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北部。面积5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万多人。辖1个居委会、16个行政村。324国道,莆永公路过境。

【代码】350304100:~001东星居委会 ~201龙山村 ~202吴江村 ~203北大村 ~204洞湖村 ~205后卓村 ~206溪白村 ~207澄渚村 ~208碗洋村 ~209后黄村 ~210三山村 ~211渭阳村 ~212后埔村 ~213林峰村 ~214象峰村 ~215下垞村 ~216林山村

【沿革】1958年属涵江公社,1965年析建西天尾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建镇。1997年,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4.2万,辖龙山、吴江、北大、洞湖、后卓、溪白、澄渚、碗洋、后黄、三山、渭阳、后埔、林峰、象峰、下垞、林山16个村委会和东星居委会。

-

基本概况

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位于莆田市城乡结合部,福厦324 国道及莆永省道穿境而过。全镇方圆58平方公里,辖16个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为47941人,其中外来人口6000多人。全镇拥有耕地1.2万亩,果地l.1万亩,林地4.l万亩。境内有日供水土万吨的自来水厂1座,医院2个,敬老院1个,集贸市场2个,垃圾处理点1个。2002年,电话装机数量为9800部,乡镇公路里程为65公里,自来水普及率86.3%,生活用燃气普及率90%,有线电视入户率48%,人均住房面积28平方米。 作为实施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城市组团,西天尾镇城镇建设规划已扩大到15.6平方公里。镇域主干道南少林路、莆永公路、镇府新街和集镇大街水泥路面已全部建成,并继续推进荔涵大道、交战公路、排污管道等重点项目建设,西天尾镇按照总体规划, 做好湖北路、紫霄路、荔城中路、环城西路等园区其它道路的前期筹建工作,构成颇为壮观的“双环岛” 十字街集镇布局,确保荔园工业区建设高起点、高标准进行,为建设园林式的新型工业城镇打下坚实基础。

位于莆田市荔城区东北郊,面积58平方千米,总人口4.2万人,外来务工人口近3万,辖16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和省级荔城经济开发区。位于莆田城厢和涵江两区的中心地段,西天尾依山傍水,气候宜人,年可三熟,粮果皆宜,是莆田重点果区之一。“西天尾扁食”是莆田风味的名牌。坦荡如砥的肥田沃土具备农业规模经营基础:镇内4000公顷荔枝、龙眼、枇杷、橄榄等名果和树木、毛竹等,为工业、食品加工提供了优质原料;占地13公顷的淡水养殖基地和千亩以上的水域,为发展水产和综合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藏量丰富的高岭土、石料等矿产资源为创办陶瓷、石材等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几年来,西天尾镇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省文化先进镇”等称号。2006年,西天尾镇荣获“全国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光荣称号。

-

经济发展

占地102亩,目前全市乡镇规模最大的商住小区——南少林商城现已完成第一、第二期工程,计划在2003年全部完工。世纪之初,镇党委、政府又投入300多万元进行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初步实现了公路林荫化、企业花园化和城区林园化的目标。同时,镇每年投入52万元用于卫生事业,大大整治了农村环境卫生,成为全省“卫生乡镇”。全镇已形成了水、电、路、通讯、排污设施完善的“一寺、二环、三带、四区”的规模,既优化了区域结构,又发挥了小区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西人尾镇党委坚持以人为本,树好党委、政府形象,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政通人和的社会氛围。镇36个部门合并为14个部门,精减人员,对上岗人员实行滚动管理。2000年8月份,镇被省委定为“福建省党建工作联系点”,2003年7月份荣获“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1年镇党委在实践“-”活动中,成立了包村富民、农工商、农技推广、经济项目、计生和机关内勤等六支服务队伍,实现了由政府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荣获“全国-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的嘉奖。

-

建设历史

建国前,街道狭窄,店房简陋。建国后,街道建设不断发展,至1990年,共建村道15条。总长47公里;新街拓宽为16米,修建下水道2000米,排污道500米,民房建筑面积79240.11平方米,镇政府和供销社、粮站等16个镇直单位,建筑面积41984平方米。沿街建成2~3层砖混结构的商业店房28幢,建筑面积2880平方米。

1989年,建起自来水厂,日供水4500吨,除工业用水外,有7个中心村受益;西厝桥建成店房68幢,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民政部门兴建的福利鞋厂等,建筑面积7123.12平方米。

洞湖口加工区,建成1万伏安供电线路19公里;协丰鞋业有限公司建厂房、宿舍占地3万平方米;台莆纸箱厂和上扬纸箱厂,建筑面积8248平方米。

文化教育设施有中、小学教学楼、电影院、文化站等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卫生院原有门诊楼等面积1000平方米,1989年印尼华侨捐资兴建4层砖混结构的“水镜楼”,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

莆田南少林寺遗址

南少林寺遗址位于福建省莆田县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距市区约17公里。九莲山中有座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至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此寺已形成很盛的武风,成为我国

下垞村农民协会成立旧址

下垞村农民协会成立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下垞村王西自然村。1926年11月,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北伐进入莆仙时,在指挥部任何应钦秘书的共产党员胡秉铎接见了陈国柱,提出要发动群众反对-,必须深

溪安地下革命活动点旧址

溪安地下革命活动点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龙山村溪安自然村。溪安是闽中支队莆田县大队大队长张坤的故乡。1927年,溪安的陈贤、陈成、张霖等几位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几年时间内迅速发展党

陈国桢烈士故居

陈国桢烈士故居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垞村王西自然村。陈国桢(1902—1949),系陈国柱挛生胞兄。早年就读于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期间,参加莆田-日货活动。1919年,弃学南渡

闽中游击队驻地旧址

闽中游击队驻地旧址苦竹寺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垞村头垅自然村。1936年12月26日,陈国柱在其家乡下垞村发动农民,并在苦竹寺成立农民协会,开展抗税、抗捐斗争。1946年至1948年春,

下垞联络站旧址

下垞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垞村竹林自然村。下垞村的陈国柱是莆田党组织创建者,在家乡发展一些进步群众参加革命,下垞村竹林自然村的黄金宣和母亲张发治早年就追随陈国柱参加革命活动,从

西天尾镇名人

俞良甫

俞良甫,元仁德里台谏坊(今西天尾镇)人。元朝末,干戈扰攘,社会-不安。至正二十七年(1367),良甫避战乱东渡至日本,寓居东京福建莆田古代名人录的嵯峨,以刻书为业。俞良甫在日本雕板印书即“台谏板”书里

陈国桢

陈国桢(1902—1949),系陈国柱挛生胞兄。早年就读于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期间,参加莆田 日货活动。1919年,弃学南渡,执教于新加坡,1926年夏回国,192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经陈

陈国柱

陈国柱(1898-1969),字继周,参加革命后更名为廖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下垞村人,是中国共产党福建早期组织的创始人之一,莆田党组织的创始人。他最早在莆田发展共产党员,并创建了闽中地区第一个党组织

张霖

张霖(1910-1945),化名张作舟,福建省莆田县西天尾镇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创建闽中红军和闽中苏区的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闽中红军游击队主力编

总得票

西天尾镇指数信息
  • 所在地:中国->福建->莆田->荔城区
  • 区划代码:2147483647
  • 区划代码前6位:350304
  • 人品密度:1034 平方千米
  • 人口数量:6.00 万人
  • 邮政编码:351100
  • 面积:58.00 平方千米
  • 行政区类别:
  • 电话区号:0594
  • 车牌代码:闽B
西天尾镇参与的榜单
榜单名 总票数 排名
榜单名 总票数 排名
点击展开更多西天尾镇参与的榜单
相关百科
  • 没有相关数据
热投榜单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